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脱贫攻坚典型】王燕春:本分做人 踏实做事 “五心”做好扶贫工作
  • 发布日期:2019-05-10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2360

5cd4e3048db0d.jpg

查看泥石流河道 向群众了解情况

珠江网讯(通讯员 杨彦成)转眼已是5月,曲靖市地震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已在单位承包帮扶的会泽县大海乡泥德坪村连续开展工作一年有余,而王燕春同志也已经在泥德坪的乡间小路上来回丈量了三百多天。一年以来,在驻村工作队长王燕春同志的带领下,泥德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从实地调查走访记录群众信息,到亲自整理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从动态管理“回头看”到整村推进项目规划,无不体现他作为一名优秀驻村干部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安心获得认可、用心获得肯定、爱心获得信任、真心获得尊重、耐心获得理解,这是会泽县大海乡泥德坪村委会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王燕春扶贫工作的真实写照,而正是因为这些,泥德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5cd4e30579e4d.jpg

挎着受伤的胳臂查看档案

安心获得认可

从2018年的3月到现在四百多天时间,王燕春同志在曲靖的家里休息的时间不足一个月,剩下的那三百多个夜晚,他都在泥德坪村委会的院子里看着星空璀璨,在入户走访的路上听着虫鸣蛙叫,在拥挤的办公室里排查扶贫档案。每当太阳西下,村委会门口的大榕树下,都会聚拢一群休闲娱乐的村民,他们或打牌消遣,或聊天侃地,而王燕春的声影总是穿插其中。几位村民常常和他开玩笑说“老王啊,你怎么还在村委会,不回家陪老婆孩子啊”“你再不回家,老嫂子怕是要发火啊”,每每听到这些,他总是笑着说“你们早日脱贫致富,我就可以回去了”。大龙树下的欢声笑语,承载的是王燕春同志的殷切期盼,体现的是王燕春同志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

去年的5月6日是王燕春同志老父亲的生日。往年的这一天,老人家的生日聚会都是由他一手操办,而去年老人家83岁的生日却独独缺少了这个扶贫儿子的陪伴。我们都在劝,让他回去给老人过生日,工作我们多做点就好了,没想到他却严肃地说:“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要打赢的战役,我现在就是战争一线冲锋的士兵,这个时候,怎么可以撤出战场呢”接着他又漫不经心地说,“我回不回去,生日都过嘛”。今年,老父亲的生日,他还是守在村里。

王燕春同志的妻子患有甲状腺慢性疾病,常年吃药,儿子大学毕业,正着急找工作,此时被派到距离遥远、交通不便的会泽县大海乡泥德坪村驻村扶贫,家人不理解,多次催促他找领导反映一下家庭情况,安排其他人去,但他考虑到单位人少,不能给领导为难,在做好家属工作后,他按时到了扶贫工作点。从去年3月12日驻村至今,除了父亲过生日,期间遇到儿子参加入职考试、侄女结婚、妻儿生病同时住院等事情,每一件都需要他回家帮忙,而他硬是没有请哪怕一天的假,始终坚守在驻村扶贫的岗位上。他给家人的解释是:我是队长,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更要以身作则。

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他常常教导队员说“我们是来驻村扶贫的,就一定要住得下、扎得稳、干得实,这是基本的要求,如果这都做不到,谈什么帮老百姓脱贫致富”。

细心走访贫困群众.jpg

细心走访贫困群众

用心获得肯定

用心学习炼内功。王燕春同志,是一个对自己要求严厉,对工作要求严格,虚心好学的好同志,他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所以,在驻村扶贫期间前,他用心学习,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一方面向去年的驻村队员讨教,从队员自身的管理到具体工作的开展,每一个细节,他都争取问得清清楚楚;另一方面,查找有关的文件资料,将脱贫攻坚基本知识抄录到自己的笔记本上,认真做注解。坚持向“书本”学,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县各项扶贫方针政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文件精神;坚持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使得在开展工作中更能深人群众,全面、准确掌握相关信息;坚持向“群众”学,积极深入农户,了解他们致贫原因,量体载衣定措施,真正达到因户施措,实现精准脱贫。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调研,他准确掌握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精神,全面熟悉了泥德坪村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难点,成为了脱贫攻坚线的 “排头兵”和“领头雁”。

用心干事显能力。他常说“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须用心,而做好驻村扶贫工作的基础就是与群众交心,必须俯得下身、沉得下心、扎得下根”。在驻村的第二天,他就带领工作队员开始了民情走访。白天的时候,他常常把老乡的锄头借过来,到蒜田里试试怎么样挖蒜,到玉米地里试试怎样锄玉米,一边劳动一边向他们了解农业种植的流程、各环节的生产成本,帮他们算一算农业生产的经济账。晚上的时候,到养殖户家中,一边帮老乡喂羊,一边询问牲畜市场价格。他总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到目前,他已经带领队员先后开展了六轮入户走访,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开展交心谈心,真正摸清掌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给贫困户树立了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制订出“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精准帮扶。

 引水工程进行中 现场测量管线.jpg

引水工程进行中 现场测量管线

爱心获得信任

爱心润人心田。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户的来说,他们有个共同特点“自卑”,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心理更为脆弱。王燕春同志在落实扶贫措施、开展精准帮扶的时候,尤其注重对这类贫苦户的心理疏导,采取了“扶贫先扶志”的工作思路。对那些见人低头走,问话扭头走自卑的贫困户,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经常同驻村工作队一起,到这些“精神贫困”的贫困户家中,同他们话家常,用满腔热情去换取贫困群众的理解支持,向他们讲解目前的扶贫政策,协调解决现实困难,帮助寻找致富门路。

为了让“自卑”贫困户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王燕春同志带领驻村工作队强化调查研究,加强请示汇报,积极推进脱贫攻坚“爱心公益超市”建设。爱心超市建好了,爱心商品怎么办,又一个难题出现了,而正是在王燕春同志的积极奔走下,从大海乡扶贫办争取到了第一批爱心物资,后期又积极向单位、社会爱心人士、企业、乡镇站所争取爱心捐赠,确保“爱心公益超市”的货源和种类充足齐全,保证了脱贫攻坚“爱心公益超市”的持续运转。“爱心公益超市”这一创新举措,改变了以往的帮扶方式,通过积分换商品的方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激活群众奋斗致富的内生动力,推动形成组织动员有力量、群众参与有意愿、脱贫致富有成效的良好局面。自去年9月“爱心公益超市”正式运营以来,已为贫困群众开展积分兑换4次,兑换商品价值2万余元,“爱心公益超市”成为激发群众奋斗、推动乡村移风易俗、促进乡村善治、构建文明和谐乡村氛围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泥德坪地区降水偏少,夏季干旱严重,加之现有农业灌溉引水沟渠年久失修,正常灌溉用水已难以得到保障,旱情严重时,甚至对人畜饮水构成威胁。这些困难,王燕春同志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只有对现有沟渠进行维修改造,才能彻底解决这一制约泥德坪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为了调查清楚水源水质,王燕春同志多次徒步前往距村子主道5公里的水源地实地调研,取水样、清泥沙、量距离、画图纸,每一项工作,他都亲力亲为,每一个环节他都细致认真。去年8月,王燕春同志返回单位,向市地震局主要领导专题汇报了泥德坪村引水沟渠修缮改造工程,在单位经费紧张、项目短缺的情况下,王燕春同志积极争取,从单位协调40万自有资金,专门投入到德坪村引水沟渠修缮改造项目,同时从乡镇争取到配套经费10万元,用于铺设新的饮水管道。为了工程顺利实施,王燕春同志与驻村工作队多次与上游村委会协调水源问题,与施工队探讨施工方案,与大海乡水管站讨论研究工程预算。

目前,工程已全面完工,新修沟渠全面投入使用,不仅人畜饮水得到安全保障,农业灌溉用水也得到充分补充。今年,泥德坪村在保障原有480亩耕地高效灌溉的基础上,将直接新增沙坝地带可灌溉耕地600余亩,每年可产生农业经济效益200余万元。

 5cd4e3091236b.jpg

新引清澈水源 迎来致富之泉

真心获得尊重

真心待人,得到尊重。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驻村干部是处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一个很复杂、很巧妙的位置,既要做好帮扶单位与村里衔接的工作,也要做好村两委与村民之间的协调工作,更要做好解决群众所想、所求的工作。王燕春同志始终认为,驻村干部,只有把自己的定位找准,用真心对待村组干部和村民,才能够更顺利地开展各项工作。

记得他第一天到村,看到群众的眼神,他明白了,在群众的眼里,他就是来走过场的干部,不会整人,也不会为村里老百姓办什么实事,就是来待一阵子,混个基层经历回去好升官而已。在了解到这些后,王燕春同志当即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真心换取群众对自己的误解。也正是怀抱这样的信念,他才能在与群众闲聊时,敞开心扉,谈天说地,也正是怀着这样的真心,他才能在和群众宣传扶贫政策时,逐人逐户分析群众的需求。几次走访之后,群众的温和眼神、灿烂的笑容告诉他,群众已经接纳了他,他已然成了泥德坪村的一员。

真心办事,拉近感情。从驻村的第一天起,他就为自己牢牢的定下工作目标,就是要办实事,别办错事,要做无愧于心的事。从帮助群众干活到解决群众矛盾,从帮助群众出售农畜产品到解决个别捣乱户问题,从帮助群众申办医保到低保入户,无一不看到他的身影。

泥德坪的泥石流在全县都比较严重,为了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年雨季都要对河道开展定期巡查。而在去年的5月28日,他和村主任进行河道巡查的过程中,在试图跨过河道的时候脚下一滑,为了支撑身体平衡,他猛的将左手杵在地上,当时他就感觉手肘隐隐作痛,经过检查,他的前臂多处骨折,检查的医生当场就说像他这个年龄的骨折病人,起码要在医院躺上十天半个月,可他说村上还有很多工作,不能就这样离开工作岗位,便要求医生给他打好固定石膏、开几盒药就行。就这样,把骨折的手臂挂在脖子上,拎着几盒类似老年钙片的药,老同志又回到了他的村子里。

轻伤不下火线,扶贫更显担当,正是他对泥德坪群众的真心,这片土地深沉的爱,让他在汗水与鲜血面前毅然坚持。

 

耐心获得理解

耐心,解决了认识上的误区。脱贫攻坚中的一些惠民政策解决了贫困户的一些实际问题,但同时也助长了部分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明明可以外出务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但却害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就不能再享受贫困户的优惠政策。而自从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以及“农村低保精准施保”工作以来,不断有群众向驻村工作队反映村里的各种矛盾,有的认为自身受到不公平待遇,有的是邻里之间的积怨,有的认为村里执行上级政策有偏差。针对这些问题,王燕春同志耐心、沉稳,认真聆听群众的诉求,做好记录,提炼问题关键,找准问题症结,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结合有关的政策,采取不同措施,积极协助村“两委”做好矛盾化解工作。为了解决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他耐心的给贫困户宣传党的政策,教育他们如何正确认识精准扶贫,疏通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误解。通过他们看见的、听到的典型例子,让他们意识到“等靠要”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自己努力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耐心的分析让他们从思想上产生要脱贫的愿望。

对于涉及群众自身利益的问题,特别是涉及贫困户、低保政策的问题,春哥首先把政策向群众解释清楚,并向来访群众承诺,如果其家庭情况符合政策范围,一定会帮助协调解决。尽管在平日入户走访的同时就开展了政策宣传,但他总说“这里的老百姓,骨子里都是勤劳善良的,他们的生活重心就是发展好农业生产,而我们工作队的生活重心就是学习掌握政策,用政策去帮助他们,老百姓不可能天天去研究政策,所以他们不懂不明白是正常的,而我们工作队就是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话来把政策讲通透”。

耐心,化解了矛盾冲突的发生。王燕春同志常说,基层工作,不仅要学会用政策,更要学会用感情,用耐心,特别是在处理群众来访的问题上。群众产生矛盾往往就是因为要争“一口气”,往往是情绪激动,言词过激,进而不听劝导,甚至乱骂脏话,出手打人。冷静一想,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矛盾,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协调好、联络好,这家坐一坐,那家说一说,把事情说透,把道理讲清,也就把群众的矛盾化解了。每一次,群众情绪激动来到村委会“要说法”,最后都带着满意的笑容走出去,我们都惊叹他接访的能力,而他每一次都是这样的回答“我就是给他泡了杯茶,说了会儿话,给他顺了顺气,我们要扎根在此,扎实开展工作,当然要和他们打成一片,当然要耐心地和他们交心换情,我们只有带着感情去说事情,只有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讲道理,用情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才能在听取倾诉中引导群众解开心里疙瘩”。

王燕春同志所做的事,虽然算不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始终秉持着本分做人、踏实做事的工作作风,从点滴入手、从小事做起,以“安心”、“用心”、“爱心”、“真心”和“耐心”,扎扎实实践行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的责任与担当,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赢得了同事的敬佩,赢得了领导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赢得了泥德坪村脱贫致富、迈向小康的崭新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