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师宗县雄壁镇小黑纳村建好“代表联络室”搭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新阵地
  • 发布日期:2024-10-12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767

10月11日,曲靖市人大常委会和师宗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共同出席了师宗县雄壁镇小黑纳村“人大代表联络室”的挂牌仪式。这是师宗县具有规范化、数字化和文化内涵的人大代表联络室,旨在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创造条件,同时关注“一老一小”群体,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今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候选人杨经德到小黑纳村调研并强调,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要建好用好代表活动阵地,把乡村振兴帮扶点建设成为人大工作基层实践点。该村及时抓好落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工作模式,充分发挥“联络室建在家门口、代表来自田间地头”的特有优势,将人大代表履职与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引导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

一是“实践点+乡村振兴”。实践点围绕乡村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民增收等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组织驻基地人大代表深入村到户联系选民,到农业一线走访调研和跟踪监督,听取、收集、反映群众的意见及诉求。组织代表开展接待选民、视察调研等活动,收集社情民意、为民发声,有效地提高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通过组织代表开展各类活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委主任、市人大代表杨金能和师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人大代表董鸿晴等到联络室接待联系的3名群众,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建议,视察调研当地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对加强特色产业的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二是“实践点+基层民主”。实践点秉承“阵地服务代表、代表服务群众”的理念,全过程民主协商、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体现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发挥民意窗口、联系桥梁、宣传阵地、教育课堂及监督哨所的作用,做到了“八有”(有固定场所、有统一牌子、有公示栏、有办公设备、有制度、有台账、有活动、有信息支撑平台),实行标准化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工作站管理、代表联系群众、代表活动、意见收集与反馈、代表联系等制度,形成了“群众说事渠道通、代表理事场地宽、村委办事效率高”的机制,通过“代表接待日”活动密切了代表与群众的关系,实现了“群众有所呼,代表有所应”的基层民主,并规范了台账资料,强化信息化建设,确保代表履职情况全记录、学习政策全覆盖、联系群众全贯通。

三是“实践点+社会治理”。良好的乡村治理是提高乡村振兴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联络室通过代表零距离听取人民群众意见诉求,及时组织人员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做到问题不上交,矛盾不激化,成为有力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的“解压阀”。还积极探索“一老一小”特色服务模式,定期开展入户探访活动,提供关爱服务,建立留守和失独子女动态台账,对就学困难学生实施“金秋助学”工程;设立家门口“爱心学堂”和“心思育读书馆”,在节假日组织志愿者为学生提供课后辅导、自由阅读课外书籍和书法培训。在老年生活照料、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金融服务等方面提供帮助,春节和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温情春节·人大献爱心”、“情满九月九·民主走基层·我与祖国共华章”敬老慰问和关爱活动,进一步加深了代表与高龄老人、独守老人的情感联系,展现基层民主建设的成果。这些活动不仅是代表联络室的具体举措,也体现了人大代表在密切联系群众、推动民生改善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是“实践点+文化传承”。深入挖掘“帝师故里·楹联之乡”意境,融合师宗楹联文化精髓,精心设计“代表联络室”文化内涵。通过设置专门的文化墙或展示区,提供楹联书写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汁、宣纸等,展出一些经典的楹联作品,定期组织代表和书法爱好者举办楹联创作比赛、春节送春联等活动,培训一批书法爱好的学生、群众,将楹联文化与代表联络室的功能融合起来,使每一次代表活动都充满文化气息,增强“代表联络室”作为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使之成为一个集文化、教育、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展现汉字魅力,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

(作者:曲靖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工作队  李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