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宣威市阿都乡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 发布日期:2024-08-21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3369

宣威市阿都乡突出党建引领,紧扣产业振兴重点,在调优布局、调大规模、调强支柱上持续发力,积极探索特色农业、生态产业发展良策,以“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为导向,依托基地、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蚕桑、小黄姜等特色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传统产业稳步推进。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从严查处各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牢牢守住5.2万亩耕地红线,全方位夯实落实安全根基。实现粮食产量2188万公斤,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800亩。以生猪、肉牛为主的养殖业稳定发展,出栏生猪9万头、肉牛3688头、肉羊4457只、家禽16.5万羽,畜牧业产值达1.45亿元。蔬菜、水果、玉米、马铃薯等主要农产品农残抽样检测合格率达98.4%,猪、牛、羊、家禽免疫密度均达95%以上,“瘦肉精”检测合格率达100%,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向好。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通过土地流转,打造水肥一体化红薯种植样板200亩,与秦皇岛高成食品签订了收购协议,产量300吨,产值60万元。与宣威市葛小小植物饮品有限公司订单模式种植葛根50亩,稳步推进烤烟1400亩、美人椒600亩、万寿菊120亩、红线椒120亩、苹果200亩。

——特色产业提质提效。加大蚕桑产业招商力度,改造低产桑园3000亩,新种植蚕桑2000亩,丰产桑园达2000亩,纯手工生产的蚕丝被远近闻名、品牌响亮,实现总产值350万元,以蚕桑为主的特色产业体系逐步走向规模化。着力加强桑园管理、蚕丝被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指导,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该乡姜棚村在清朝时期就开始种植“小黄姜”,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姜棚村”因清朝时期姜农搭棚看姜而得名。在原有生姜种植面积600亩的基础上,全力挖掘适宜扩种地块,在9个行政村不同海拔、不同土质的38个点共试种“小黄姜”200亩,切实强化“小黄姜”种植跟踪管理指导,经农业部门实地测产、测质,试种点平均亩产鲜姜1500公斤,口味纯正,品质较好。全乡“小黄姜”总产120万公斤,平均单价每公斤8元,实现产值960万元。下一步,将在适宜种植“小黄姜”的11个行政村全面推广种植,让“小黄姜”产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

——劳务产业喜结硕果。认真落实就业帮扶政策,着力加大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组织力度,全面提升就业率。全乡共转移输出1.8万人,开展技能培训8场450人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500余个,真正把过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发展优势。

(宣威市阿都乡党建办  徐兴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