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陆良:蚕桑产业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 发布日期:2024-07-26
  • 来源:曲靖日报
  • 阅读量:933

本报特约记者桑俊燕 邓赛 李所焕

盛夏时节,陆良县芳华镇的夏蚕养殖迎来丰收。

在芳华镇双合村的集中育蚕房里,一张张网蔟上有雪白的蚕茧,当地养蚕大户孙小翠带领工人们忙着搬蔟、摘茧、分类,现场好不热闹。这些蚕茧是孙小翠家今年养殖的第二批蚕,所产蚕茧已经被当地一家抽丝厂预订。“从拿蚕种到摘蚕茧正好28天,这批蚕共养了15张,每张可产茧55公斤至60公斤,价格为70元/公斤,能卖6万元左右,一年养四批蚕就有20余万元的收入。”孙小翠说。

与家庭养蚕不同的是,芳华镇集中育蚕基地有蚕房、桑园等完善的配套设施,养殖户缴纳租金就可在这里进行规模化养殖,这样既能减少前期的基础成本投入,又可以降低养殖风险,这主要得益于双合村2023年建成的桑苗育蚕基地。据了解,该基地共建设小蚕共育室和大蚕房1600平方米、连片桑园300余亩,还完善了水、电、路、高效节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蚕桑集中规模化养殖提供坚实基础。

双合村委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合县蚕桑管理服务中心,建立技术帮扶机制,加强种桑养蚕技术指导,加大桑园粮经作物套种培训力度,寻求农业效益最大化,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芳华镇双合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彭窝明说:“我们整合了移民奖补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及自筹资金共计7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320亩的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蚕桑产业,还通过桑园套种早春马铃薯、秋冬马铃薯、大豆等,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创收40万元,为群众增收700余万元。”

桑蚕是陆良的百年产业,为持续稳固这一传统的优质产业,陆良县抓实蚕桑核心区保护管理、蚕区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蚕种质量提升、蚕桑实用技术培训等重点工作,着力培育扶持家庭农场、小蚕共育经营大户、蚕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蚕桑生产由家庭副业向家庭主业的转变,推进蚕桑生产由零星分散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县共有5个乡(镇、街道)从事蚕桑业,桑园面积达4.5万余亩,蚕种制种能力80万张,2023年陆良县饲养桑蚕17万张,产茧6000吨,产值4.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