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秦玲玉 通讯员廖泽坤) 近年来,宣威市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深入挖掘资源潜力,着力发展乡村旅游。
统筹谋划,精准定位宣威旅游发展方向。宣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划引领,编制了宣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十四五”发展规划、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盘活资源,优化调整宣威旅游空间布局。宣威市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东山镇芙蓉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东山镇芙蓉村委会花树村、杨柳镇可渡村委会荷花村被评为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大起底共梳理出自然旅游资源162处、人文旅游资源125处。目前,宣威市启动主城区6个街道的城市文化记忆旅游点位建设,打造“城市文化记忆及品质避暑圈”;持续强化“峡谷风情线”“历史文化线”“田园旅游线”“旅居康养线”乡村旅游“四条主线”建设,切实提升乡村旅游运营水平。
突出特色,持续擦亮乡村旅游名片。宣威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举办宣威火腿美食文化旅游节,在节会内容、宣传推广等方面创新出彩,精心策划“美食迎客宴”“尼珠河大峡谷畅享之旅”“东山芙蓉秘境游”“迤谷花海田园游”等系列文旅主题活动。整合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板桥迤谷花海、杨柳山歌节等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持续擦亮“游乌蒙山水·品宣威火腿”这张特色名片。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东山镇芙蓉村、杨柳镇可渡村被认定为云南省第一批金牌旅游村,普立乡官寨村、东山镇芙蓉村入选云南省农文旅融合示范案例。
提升质量,完善旅游要素保障体系。宣威市坚持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并重,加快建设主城区2家高档酒店,滇能国际大酒店顺利完成四星级旅游饭店认定,积极推动万达锦华酒店商业综合体项目落地,主城区旅游住宿承载能力及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坚持把发展民宿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找准乡村民宿发展定位,建立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产品体系,建成板桥街道迤谷花海房车基地、西宁街道隐山露营基地、尼珠河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区半山酒店、普立乡官寨村先导示范精品民宿等一批高品质乡村民宿项目,为宣威市打造“清凉曲靖 避暑天堂”客源承接地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围绕民宿标准化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服务指导,助力乡村民宿规范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