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绘长卷,美丽乡村展新姿。5月10日,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曲靖市举行。
近年来,曲靖市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全域开展“千村示范创和美、万村整治增星级”活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2023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914亿元、一产增加值564亿元,同比分别增4.6%、4.5%,均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快车道。
富源县后所镇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稳粮保供有办法 农业强了
稳粮保供是农业发展的主旋律。
曲靖是农业大市,农产品种类多、体量大、品质好,全市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粮食、蔬菜面积和产量,生猪、肉牛存栏、出栏和肉产量常年稳居全省第一位,9个县(市、区)中有8个全国粮食生产大县、8个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7个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
该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率先创新投融资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62.36万亩、居全省第一位。坚持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制“五良融合”,社会化服务、设施化生产“两化配套”,全域实施粮油单产大面积提升、粮经协同大面积发展、大豆大面积扩种提产“三大工程”。2023年种粮955万亩、产粮334.8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81%、0.68%。
深入推进蔬菜品牌化、水果高端化、花卉数字化、药材道地化,探索稻菜轮作、果园旱稻等绿色生态种植模式破解“非粮化”,打造千亩以上规模基地145片,带动发展特色经作468万亩,蔬菜、水果分别实现产量493.1万吨、53.92万吨。打造“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267个,累计认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0个、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2个。陆良县成为全省蔬菜种植面积、产量最大的县;会泽县待补镇被认定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夏季草莓生产基地;“罗平小黄姜”占据全国生姜市场70%以上份额……
当前,曲靖市农业生产正进入夏粮收获和大春生产高峰阶段,各地田间地头正在上演的一幕幕“春耕图”,为农业生产增添亮丽底色。609万亩冬播夏收作物长势良好,春播面积589万亩,播种437万亩秋粮,其中,玉米232万亩、马铃薯187万亩、大豆等其他作物18万亩,已完成大春生产计划的64%。持续构建畜牧业“大中小型+散养户”协同发展格局,生猪、肉牛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65%、50%。2023年出栏生猪1240万头、肉牛67万头、肉类总产量128.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1.56%、3%。
陆良县机械化收割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城乡融合有方向 农村美了
走进沾益区龙华街道红瓦房村,进村道路清爽洁净,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各具特色的文化墙扮靓乡村“会客厅”,农家小院布局雅致,庭院四周郁郁葱葱,乡村美景不胜枚举,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2023年以来,红瓦房村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根据“利用田园村落山水的自然环境本底,有效承接区域农耕、民族等多元文化特质表达”的发展思路,实践一二三产融合振兴,有效激活农民主体、乡村资源、社会力量三方动能,以乡愁为纽带推动景村人融合、农文旅协同发展,打造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乡村体验与游憩式“四美”家园,入选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
为大力实施“千百工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曲靖市制定实施推广“千万工程”经验3年行动计划,全域开展“千村示范创和美、万村整治增星级”,坚持每季度竞争性召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暨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推动乡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风尚、乡村治理全面跃升。
目前,该市1486个行政村、13181个自然村全部完成村庄规划,建立健全“规、审、建、管、验”规划实施管控和“三级三会”农村宅基地联审联管机制。总结推广改厕“六种模式”,累计新建改建农村卫生户厕56.83万座、卫生公厕3912座,卫生厕所覆盖率达73%。制定实施农村“两污”治理实施方案,健全“户减量、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城乡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全覆盖;按照“控三区拓一面”工作思路,分区分类整体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大幅提高。
按照有村庄规划、有卫生厕所、有绿化美化、有管护机制,无裸露垃圾、无黑臭污水、无乱堆乱放、无残垣断壁“四有四无”自然村整治要求,全覆盖完成14515个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和达标考核;与中国农大教授团队合作打造的麒麟区升官屯等6个乡村振兴示范先导工程建成运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40个、绿美乡镇18个、省级绿美村庄32个、市县级绿美村庄2800个,奖补“四美家园”示范点16个,打造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可持续、能复制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创造了乡村建设的“1443曲靖模式”。
麒麟区升官屯千亩玫瑰花开满园
村美民乐产业旺 农民富了
产业发展是曲靖市强力推进“千百工程”的重要抓手之一。特别是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符合区域发展特点的生态种植养殖业等,该市在政策帮扶、模式创新、集群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吹响产业振兴“冲锋号”。
时下,会泽县者海镇拖茨村的200亩露天蓝莓进入成熟采摘季,工人们正忙着摘果、选果、装箱,现场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种植基地负责人刘青松介绍,现在成熟的蓝莓品种是米斯提,每天都可以采摘约500公斤,随后成熟的还有夏普兰、奥尼尔、佳沃1号等品种,预估今年总产值可达150万元。
发展蓝莓种植增加了种植户收入,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目前,该基地每天都有10多人摘果,到旺果期务工人员将增加至50多人。“来蓝莓基地摘果,每天能挣80元钱。”拖茨村群众郑兴美在蓝莓基地务工很开心。
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以来,曲靖市紧扣产业帮扶这一关键环节,不断加大衔接资金项目投入力度,持续加快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的主基调,持续深化促农增收“1+123”试点,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业联合体+”、“社会化服务+”、“农创+”、“大市场+小微商”和“股金+租金+薪金”6种联农带农模式,对监测对象及年纯收入万元以下脱贫人口建立“一户一台账”、“一人一措施”。2023年,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565元、同比增长15.49%、排全省第二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896元、同比增长8%。会泽县“白雾村”分层分类促增收模式在全省推广。
今后,曲靖市将围绕“六个走在全省前列”要求,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气神,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守牢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围绕农民和脱贫人口增收中心任务,抓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构建城乡融合新格局,激发农业农村新活力,持之以恒推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