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阿多卡村“美丽庭院”促振兴
  • 发布日期:2024-02-01
  • 来源:曲靖日报
  • 阅读量:1259

施星俊 刘忠勇 文/图

建设“美丽庭院”,促进乡村振兴。

宣威市文兴乡太平村委会阿多卡自然村距文兴乡政府驻地1公里,有农户147户人口598人,设1个党支部,有党员16人。阿多卡村背山面水,产业环村,石土民居保存完整,村风民风淳朴,铁艺工匠技术延续至今。为促进乡村振兴,近年来,该村补短板、扬优势、强特色,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阿多卡村。

写好党建引领“大文章” 增强“红色引擎”驱动力

阿多卡村党支部把“美丽庭院”建设作为带领全村发展的“必答题”来做,科学规划、有力推进。采取支部推动、党员出动、干群互动的模式,聚焦群众最期盼、围绕群众最受益的事,深入推进阿多卡示范村建设。

充分整合人力物力,主动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决策“美丽庭院”项目建设,规范执行重大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制度,公开项目实施的结果,确保群众全过程参与项目实施和监督。

突出党员教育,培育党员中心户。发挥党员中心户的示范引领作用,在项目实施的拆旧拆危、改圈改厕攻坚阶段,先由党员中心户带头,拆除废弃房、残垣断壁、老旧旱厕等,盘活闲置的宅基地、荒废园地、空心建筑等,带头开展圈舍出村、庭院改造、三园提升活动。利用本村老匠人工艺技术修复传统民居,调动群众“美丽庭院”建设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和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实施绿化美化,让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发挥战斗员、宣传员、监督员、示范员、引领员作用。

突出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因地制宜完成阿多卡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既主动融入文兴乡、太平村片区“上位规划”,又充分彰显本村传统农耕、铁匠工艺、历史人文的传承与发扬情况,同时补齐两污治理、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短板,改造出沿河沿路小微景观,提升村庄整体环境质量,打造特色农文旅融合发展精品示范村,让村庄充满烟火气息。

念好产业发展“兴旺经”

积蓄“强村富民”新动能

坚持产业强村、产业富民目标,立足优势巩固一产、延长二产、融合三产,发展壮大金边玫瑰、七月菊、生猪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搭好台子,让特色产业规模效益提起来。成立文硕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进昆明市御保农业有限公司建厂,夯实灌溉设施,搭建产加销一体化平台,打造种植养殖产业示范基地,把群众分散的300亩土地流转起来、整合成片,建成“食用玫瑰种植示范基地”“七月菊种植示范基地”,形成规模效应。

铺好路子,让利益联结起来,形成农民、合作社、企业利益共享的产业共同体。引进企业为群众提供种苗、提供种植技术,稳定产品购销渠道。村集体负责组织农户进行生产,与基地和公司签订购销合同,解决零售价格低、运输成本大的问题。群众按合作社要求开展花卉种植,获得稳定的农产品出售、土地流转、就业务工等收入。2023年,企业、基地共提供就业岗位210个,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

架好梯子,让产村融合步步登高。把产业发展和“美丽庭院”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文化为魂、景观为体、产业为用,充分利用花卉产业和基地建设来提升村庄颜值、推进休闲农业发展、衔接农旅融合链条。让“盆景变风景、田园变花园”,保护古树古井古院。发扬传统铁匠工艺文化,把“看不见的文化”变成“看得见的景观”,初步形成阿多卡村文旅结合、农旅结合、劳动实践等基地,发展周末经济,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打造示范村。

整治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村庄颜值”。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整体改善,推进“颜值”与“气质”有效提升,推进“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让阿多卡村“时时美”“处处美”。

通过“项目引导、群众主导”,拆除旱厕85座、残垣断壁46处,改造52户民房,建设公厕6座,改造户厕55个,铺设雨污分流管道3000米,建设200立方米污水处理池1个、100立方米污水土壤渗透池1 个,污水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采取户减量、组保洁、村收集、乡转运的方式处置垃圾。铺设串户路4500平方米,安装路灯20盏。群众捐资20万元,腾出5000平方米集体土地用于公厕建设和“三园改造”,盘活闲置房产7处,实现“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

坚持“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办成事”理念,打造村民活动场所、村史馆、电影放映室、铁匠铺等示范点,构筑“党建+传统文化+工匠精神”格局。废物利用、改旧换新,就地取材、就势造景,开展“一宅变三园”“旧物造美景”活动,实现“一院一景”。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在闲置空地上种绿补绿,共绿化3000平方米,建成小景观10个和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20个,改造沿河景观200米,实现“全村美、处处绿、整体亮”。

着眼长远、立足长效,有效落实村庄保洁、公厕管护、垃圾清运、生活污水治理等管护制度。评选“最美庭院”,实行“红黑榜”奖惩,树立典型、鞭策后进。让“门前三包”形成制度约束,让群众自觉守护好房前屋后院内的“一亩三分地”。村监督委员会明察暗访、定期抽查、“随手拍”,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推进环境整治。

解锁乡村善治“高效门”

串起“和谐村居”幸福链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硬件,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乡村文明风尚软件,让村庄既有“外在颜值”,更有“内涵气质”。

搭建平台促自治。充分发挥“在乡村靠乡亲”的群众主体作用,在阿多卡村“议事小院”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活动,大事小事由村干部组织群众在“议事小院”商量,让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问题化解在“小院”中。驻村工作队定期在“议事小院”召开“院心会”,讲身边人、身边事,以小见大、以近说远,把学习阵地搬到群众身边,把政策讲解和法治宣传送到群众家里。

服务公开提效能。完善公示栏、宣传栏等公共服务设施,对村庄收取的垃圾代运费等费用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惠民政策公布长期化、全覆盖,对项目的实施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氛围,让群众明白、干部清白。紧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五保、住房安全、用水安全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确保民生福祉得到保障,增强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涵养文明村风。利用文体活动广场,配备充足的文体活动设施,组织群众在生产生活之余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发挥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的作用,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公婆、好家庭、文明户,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落实移风易俗长效机制,大力倡导孝老爱亲、睦邻友好、厚养薄葬等,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引导农民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