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云南曲靖:强农路上蹚出“闯关攻略”
  • 发布日期:2023-12-26
  • 来源:农民日报
  • 阅读量:1078

你见过蔬菜大棚里种水稻吗?你知道奶茶、蛋糕的配料草莓产自哪里吗?你了解“舌尖上的奢侈品”鲟鱼鱼子酱哪里产得最多吗?

来到云南曲靖,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陆良县试验“水稻进棚”,300亩蔬菜大棚稻蒿轮作示范点走通了粮经协同互促的蹊径;我国每10杯草莓奶茶中,有8杯用的是待补镇生产的夏季草莓;中国最大的鲟鱼鱼子酱加工出口基地建于会泽县,产品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透过这组特写镜头,能够一窥曲靖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过程中的累累硕果。镜头拉至全市,作为云南第一农业大市,今年前三季度,曲靖现代农业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601.9亿元,同比增长16.8%,“大块头”能够跑出如此加速度殊为不易。

以粮食为主的传统农业大而不强,以经作为主的特色产业多而不优,带动产业发展的经营主体散而不壮,农民持续增收的带农联农机制尚不健全,这些都是当下包括曲靖在内的农业大市在推进农业强市建设上需要破解的关口。近日,记者走进曲靖,一路行思一路探问,以期梳理其在强农路上蹚出的那些低成本、可复制的“闯关攻略”。



探索空间腾挪破解“粮经争地关”

——在资源总量特别是耕地面积的硬约束下,曲靖通过技术创新提单产挖存量,通过轮作间作寻空间找增量,既守住了粮食生产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目标优先序,也为拓展特色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找到了地盘

结构合理化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突出特征,富民乡村产业特别是接二连三的新产业新业态是方向,但决不能以牺牲粮食为代价。担当“国之大者”重任的“滇东粮仓”曲靖,首先着力于以科技利器来提高粮食单产挖掘存量。

走进宣威马铃薯研发中心8400平方米的育种车间,马铃薯秧苗被吊栽在一个个紧凑且相对封闭的无土空间内,每一株都像葡萄串一样挂满了马铃薯原原种。植株所需的水分和营养液被雾化后,直接喷施到根系。这一雾培技术,不仅从根源上避免了土传病害,保障了优质种源供给,还使每株结薯4-6粒提升为20-30粒,大大提高了繁育效率。

作为曲靖传统粮食作物,一粒种薯虽小,可窥“藏粮于技”全貌。开展种业振兴行动,深化生物育种及其产业化基础性、前沿性研究,集成农机、生物有机肥等绿色生态技术,曲靖打造了粮食增产集成技术示范50余片、30余万亩。2022年,曲靖粮食创造云南全省最高亩产1261.8公斤、6个县测产亩产吨粮“两个记录”。今年全市粮食产量居全省第一,亩均单产超全省平均水平40.4公斤。

有土斯有粮。在“藏粮于技”挖存量的同时,曲靖持续推进“藏粮于地”战略,坚持全域规划、规模连片,高质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非粮化”整治优化,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66万亩。同时,曲靖积极探索空间腾挪寻找增量,“水稻进棚”就是这一举措最鲜活的注脚。

一个普通的蔬菜大棚,两茬藜蒿之间轮作一茬水稻,这就是记者在陆良县云南曦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藜蒿基地见到的稻蒿轮作试验示范。这一创新尝试不仅较好克服了蔬菜种植多年后土壤返盐、土传病害等连作障碍;更重要的是,轮作间接增加了耕地面积,实现了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产能有提升、产量不下降。

此外,曲靖还在粮经协作上动脑筋、找办法。宣威市、沾益区、陆良县探索烟豆、烟玉米、烟油菜、烟荞麦等烟粮协作模式;富源县在魔芋、中药材等地块中尝试套种玉米;马龙区、罗平县、师宗县等地开展果园杂交稻旱作示范……

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已基本形成多种类、多季节、多业态粮经协作发展模式,相当于新增粮作面积8万余亩。仅按烟后大豆测产结果平均亩产80公斤计算,就可多收粮食640余万公斤。

“水稻进棚”、粮经协作的同时,曲靖挖掘空间增量的另一招是向荒山荒坡、废旧工矿找地盘,未来这里或将成为现代设施农业的又一“战场”。“当前,耕地资源开发上限已经到顶,粮经要协调发展,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也只有从设施农业上挖潜力、想办法。这是提高经作农产品产出率、拓展特色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关键举措。”曲靖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陶汝平说。

沾益区白水镇中心村耕地


做优“三品一标”破解“产业同质关”

——乡村产业对资源要素和环境的依赖性很强,曲靖在发展特色产业时不盲目跟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而是聚焦一方水土持续做强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把乡村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

哪里的乡村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结构高度匹配,相互促进,哪里的乡村产业就发展得好;反之,脱离当地资源要素条件,跟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必然“水土不服”,或者对乡土资源挖掘不够,简单模仿也会导致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曲靖的做法是在坚持“一盘棋”思维系统规划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优品种、提品质、树品牌,“以小博大”做优做强特色产业。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曲靖境内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垂直落差3322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小气候更是多样。翻开《曲靖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曲靖谋划特色产业的思路一目了然:以丰富的资源禀赋为基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调整种养业产业结构,推进小众农产品适度规模化、特色农产品高端精品化。

醉别盐水石榴甜,客居他乡夜夜思。在会泽县娜姑镇,主产于盐水河两岸的盐水石榴已生长了300多年,品种老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提高品质,会泽县引进了不少新品种,探索总结了一套成熟的生产技术规程,全力推进石榴全产业链、标准化发展。

“我们的石榴皮薄、粒饱、汁多,特大果将近3斤重,特别受市场欢迎。”会泽县娜姑镇发基卡书勇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勇在石榴收获时节格外忙碌,但获得感满满。会泽全县目前种植盐水石榴5万多亩,年产值超过7亿元。

同样为了提升品质,在宣威市落水镇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占地3000余亩的白及(也作白芨)种植基地,组培瓶苗温室、幼苗驯化温室、日光温室、大田喷滴灌等现代化生产设施镶嵌其间。当地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再辅以先进设施和标准化管理,让道地药材更地道。

“白及不仅是止咳润肺的中药材,更是制作化妆品的重要原料,有着‘美白仙子’的美誉。”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光早很是自豪,“我们组培改良优质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药材道地性,每亩净利润17万元左右。同时,我们坚持高标准的品质把控,产品出口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

有了好品质,要想卖个好价钱,还得有个大品牌。“中国三大名腿”之一,有着千年历史的宣威火腿,在曲靖最具代表性。

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五大金字招牌于一身的宣威火腿,近年来持续在提升产业竞争力上下功夫,通过推动产业园区化、产品系列化、品质高端化、三产融合化“四化”并进,实现价值链增值,并把增值收益更多地留在当地。2022年,宣威火腿产业产值105亿元,有效带动生猪养殖户21余万户。

树品牌,淬火才能见真金。曲靖推行农业品牌目录管理制度,实现奖入惩出。如今,富源魔芋、宣威火腿、罗平小黄姜、陆良蔬菜、马龙苹果、师宗沃柑等组成的品牌矩阵正在激发强大的产业动能。

会泽盐水石榴 张朝选 摄


用好“两手协同”破解“资源错配关”

——在资源配置中,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不应“双手互搏”而要“双剑合璧”,曲靖一方面瞄准市场需求谋划产业,另一方面发挥政策、资金、土地等杠杆作用,推动农业产业链前延后伸,将小农户有效对接到大市场中来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关键要厘清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功能边界,寻找到二者最佳的结合点和协调作用方式,既要避免政府大包大揽,又要防止市场万能论调。在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手协同”作用力,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上,曲靖不断探路前行。

“据鱼子酱行业市场需求报告显示,全世界鱼子酱需求量今年将达1000吨。曲靖鱼子酱储备产能有300吨,居全球前列。”曲靖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简成敏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曲靖拉开了建设高端食品基地的大幕。

会泽鱼子酱

挖掘“水”优势——这里遍布峡谷深涧,金沙江支流牛栏江等“一江六河”的密集水网,加之常年保持在13-21摄氏度的水温,共同造就了鲟鱼的最佳养殖环境。

引育“水”龙头——曲靖引进阿穆尔鲟鱼集团,做强鲟鱼种业“芯片”,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克了鲟鱼只有春天供苗的技术壁垒,实现全年鱼苗供应。

做活“水”文章——素有“龙的化身”之称的鲟鱼,在这个曾以“铜商古都”“钱王之乡”著称的会泽县,繁衍出一个“鲟鱼谷”,产品出口欧美市场,年产值3亿元。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架下,超大规模的市场,时刻创造着新的需求,鱼子酱这类小众高端产品供不应求。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上游产地激起了石子投湖般的层层涟漪,从而拉动农业产业大面积升级。

这一点,在大众宠爱的奶茶与蛋糕所使用的配料草莓上也得到印证。2022年全国销售的70亿杯奶茶中,半数都用到了配料草莓。不同于冬季草莓,这种生长于夏季、喜温凉气候的草莓口感偏酸不宜鲜食、硬度适中更耐储运。而会泽县待补镇夏季温凉,昼夜温差大,夏季草莓便在这高原山岭上“安了家”,并迅速占领了国内80%的市场,带动种植农户亩均增收1万元。

农业的弱质性和公共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而乡村产业早已超出农业范畴而具有多功能性,除了健全的商务、技术和融资等来自市场的服务,还需要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素保障、利益分配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在政府的规划引导下,待补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冷链物流水平,建成全国最大的夏季草莓交易中心和辐射国内外的物流体系。

“草莓上市时,每天都有300多吨的草莓在物流园聚拢,然后被销往全国各地。”会泽县草莓产销协会会长、待补镇物流园区管理运营企业沅成农业总经理段自东说,一到晚上,物流园周边灯火通明,草莓交易、休闲吃饭的人流、车流络绎不绝。几年间,周边的饭馆、宾馆已发展到了200多家。种下夏季草莓的乌蒙山腹地,正悄然“长”出一座小镇。

曲靖用好“两手协同”,让产业发展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直观地体现在市场主体的活力上。目前,曲靖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已接近3.5万家,成为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坚实后盾。


创新联结机制破解“与农争利关”

——为了防止在产业发展中“富了老板、穷了老乡”,曲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把产业发展落到促农增收上来,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乡村产业发展是效率与公平内在统一的发展,不能顾了产业升级一头,忘了农民这一头,这是我们国家与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在价值目标上最大的不同。如果违背农民意愿、牺牲农民利益推进乡村产业升级,就严重偏离了发展乡村产业的初衷。在这个问题上,曲靖始终清醒坚定且思路清晰。

一只猛虎,正撕咬着大牛的尾部;一只小牛,正在大牛腹下懵懂张望。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的“牛虎铜案”,以力学与美学上的绝无仅有,述说着古滇国牛的传奇。

云南是全国养牛大省和南方肉牛优势产区,曲靖又是云南第一畜牧大市,肉牛出栏及肉产量常年居全省第一。规模大、散户多,但产业链短,增值空间必然受限,带动农民增收的动力自然也不足。

补链、延链、强链,在产业链上挖掘农民增收空间,曲靖为这个“大块头”产业引进了全国最大的种牛育种公司——河南省鼎元种牛育种有限公司,致力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肉牛制种供种基地。从“种”上打开突破口,目前已有效带动公司育种基地所在的会泽全县存栏肉牛59余万头,年出栏20多万头,产值39亿元。

“龙头企业发挥牵引带动作用,要‘护犊心切’,把小农生产引进现代农业发展轨道。”陶汝平说,曲靖发挥政府引导组织化、农户养殖精细化、企业养殖标准化的各自优势,探索分段养殖、分工合作、分享价值的“三分养牛法”,即农户养殖小牛,企业集中育肥,政府引导补齐饲草链、交易链、屠宰链短板,最终实现农民增收、企业盈利、地方发展三方共赢。

类似的模式创新已经从肉牛产业延伸至生猪产业,如今,曲靖各地散养农户正加速从饲草种植端、养殖销售端深度融入产业链条,分享增值收益。这两个占曲靖全市农业总产值“半壁江山”的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型武器”。

为了让农民充分共享产业发展红利,曲靖制定出台《曲靖市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成立促农增收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个试点、一个方案、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模式全力推进;

在罗平县,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大天种业,探索创新“租金+佣金+薪金+订金”的联农模式。2022年,公司支付收购金1.7亿元,带动农民户均增收6300元;

在富源县,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谷子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当地农户种植山药,亩均增收6000元……

一个个试点,正在改变过去政府推、企业干、农民看的痼疾。曲靖目前已建立起“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联合体+”“社会化服务+”“大市场+小微商”“农创+”和“股金+租金+薪金”6种利益联结模式,促成了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农民真正成为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