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会泽县宝云街道华泥社区挖泥寨,随处可见的土陶文化扑面而来。不管是门口盛着一米多高的土陶酒坛,转角处迎风飘着三角陶艺锦旗,还是墙壁上挂着陶艺招牌、陶罐、陶画等物件……所有一切都散发着历史的陈香。相同格局的农家小院,每家每户都在忙着做陶,正屋里晒着土陶件,厢房是制陶作坊,烧陶的土窑就在院子里,男人忙着揉泥、治胚,妇女专心描刻……若不是看到这白墙黛瓦,你会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古老的彝族挖泥寨,一个定格了300余年历史烟云,山水可望,乡愁可寄,文脉可寻的土陶古村落。
早在三百年前,挖泥寨就是一个烧制土陶的彝家山寨。寨子大约居住着500余户人家,因其土陶制品闻名遐迩。史志记载烧制砂锅、茶罐的创始人叫邓伯生,湖南宝庆府(今邵阳地区)武明州万安二都人氏。曾经的挖泥寨,四周青山叠翠,山脚村庄错落有致,村前稻浪滚滚,一条河流傍寨而过,每户一个烧陶窑子,全寨成年男女几乎都会制陶,家家从事制陶业,呈现出“老幼妇孺齐揉泥,举家上阵制皿忙”的繁盛景象。这里的土陶制品质量上乘,销路大开,甚至四川、贵州、湖广等地的商人也远道前来购买,一时小小的挖泥寨名声大噪,邓伯生也被世人尊称为“砂锅邓”,挖泥寨也成为一块“点泥成金”的宝地,土陶也铸造了会泽非遗文化历史的辉煌篇章。
据当地老人回忆:“华泥社区挖泥寨的土陶曾经是大集体生产,“邓公”制陶遗址那里是窑头,二十来个土窑顺山势排列而下,长长的“龙窑”非常壮观,大人们每天都在生产队里忙着做陶、烧陶,到后期土窑下放给私人,慢慢的土陶做不走,土窑也建盖成住房”。20世纪50年代,挖泥寨的土陶集体烧制,由供销社统购统销,产品从最初烧制砂锅、茶罐、瓦盆、瓦罐,继而又烧制出花瓶、花盆、茶壶、双胞油盐缸、五梅花香料杯等生活用品,后又发展到茶杯、茶盅、香炉等数十种,这些土陶制品美观实用,深受市场青睐,到了80年代,现代化的铝制品占据市场,华泥土陶逐渐走向衰落。
华泥的陶业始于清朝,岁月悠悠历时三个多世纪,现今华泥土陶又迎来了闪光时代。华泥土陶受人们喜爱在于陶泥,陶泥是华泥本地独有的材料,颜色白而微黄,粘性强而不易断裂,又含有相当分量的石英,具有抗腐蚀、耐高温和无有害杂质的特点,华泥的陶泥制品烧制可到达1300度高温,别处的泥到这个温度就破裂了。用华泥优质的泥料制出的壶烧水盛茶几天都不馊不腐,砂锅煮肉肉味道香醇,茶罐炕茶茶香浓郁,花盆种花花长得好。
纯手工制作也是华泥土陶受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华泥土陶流程有建窑、制泥、制坯、上釉、烧制等工序,采好的泥要泡一到两天、通过踩、揉,再用机器打,打过的泥颗粒细致,通气性良好。一件完美的土陶艺品做泥胎至关重要,拉坯全靠师傅经验、手感以及操作的娴熟程度,普通的泥料在师傅手里秒变精美陶器,造型各异的陶器凸显着不同的艺术追求。做好的陶胚放置阴干,再上釉水,釉水用草木灰调制,绿色环保。纯手工制作的土陶有的精致优美、有的古朴美观、有的自然随意,没有过多的装饰,只简单的涂抹几笔原料或点缀图案,彰显着浓郁的淳朴风格。
华泥的土陶受人们喜爱还在于烧制环节。烧窑是泥土与烈火的涅槃,考验的是掌窑师傅的经验和技术,技艺高超的师傅能从窑火中窥到陶器的成色与品质。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很多地方的土陶采用炭烧和气烧,这样省时省力,但烧制出的陶泥品质色相都不如柴烧。柴烧难度相当高,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柴烧成败跟烧制的气候、泥土、水分、柴窑有密切关系,柴烧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陶泥表面釉自然成色,釉光莹润,图案千变万化,没上釉的陶器呈咖色,褐色、红棕色,古朴美观。出窑的陶器胎质浑厚,叩之,声音清脆悦耳,如空谷鸟鸣。观之,纹理如星似线,似浩瀚宇宙。
时值中午,我们来到制陶世家陶昌奎家。院子里摆放着许多刚做好的土陶件,他妻子和女儿正拼接茶罐的把手,两位老人在院里晒太阳。陶师傅热情邀请我们,进到他的陶艺室,里面琳琅满目地陈列着茶壶、茶盅、花瓶、茶罐等各种陶艺品,说起陶艺陶师傅侃侃而谈。他说,自己从小跟着爷爷、父亲学制陶,跟泥有很深的情结,前几年外出打工,但还是喜欢做陶就回来了。在高科技时代,传统制陶工艺受到极大的挑战,许多年轻人嫌制陶赚不到钱外出打工,传承土陶手艺的人越来越少。这几年,许多外出的年轻人又回来做陶,他们在外接触其它地方陶文化,觉得家乡的土陶才好,制作的土陶在传承中又进行创新,产品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来到陶师傅的土窑,里面放置了许多做好的成品。陶师傅说:“这批订单发往丽江,那边市场销量好,商家在催着交货,我们这几天正忙着赶货,现在是不愁销,就是手工做不出那么多产品”。“两星期可以做一窑,一窑可放两三千个大小不等的陶器,容积三百到一千毫升的茶罐发货价在25元左右,我这窑打算烧1500个,价值可达3万多,一年的产值约在50万,我们发往丽江、昆明、瑞丽等地,再由批发商批发出去”。
据了解,华泥土陶因“土到家”大受市场欢迎,目前华泥从事陶艺制作39家,有规模的大户19家,土陶年生产总值在1500万元以上,仅炕茶罐年销售在10万个,很多经销商都得提前3至6个月订货,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市级非遗传承人赵剑的陶艺馆,他带我们欣赏了他的陶艺作品,每一件作品他如数家珍,作为非遗传承人,赵建的许多作品都获得过大奖,《双耳花瓶》在“2016年首届中国昆明陶醉中华——云南艺术节”精品评选中荣获铜奖;《花器》在“中国•曲靖陶瓷艺术作品邀请交流展中获二等奖;《脸谱瓶》获2015年曲靖市工艺美术品“爨美杯”铜奖。他对我们说:“现在村里许多人都想投入到土陶制作中,但目前我们的原材料陶泥挖掘是个难题,前几天县级领导和街道领导来协调这个问题,这让我们也看到了土陶发展的希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华泥土陶的价值越来越凸显,土陶文化在会泽县政府、县文旅局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扶持下,土陶的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推动华泥土陶的发展,宝云街道协调整合一些项目资金,硬化了村庄道路,建起了文体活动场、休闲亭,打造优美的村居环境。下步将建土陶展馆、修建土陶作坊,对土陶手艺人进行培训,重点扶持一批土陶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传承土陶文化,同时研发土陶文化创意产品,让更多人看见、了解、喜爱华泥土陶。
今年、宝云街道着力打造“一城、一村、一区、一厂、一馆”,将土陶融入宝云经济增长圈,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依托土陶,将文化和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以市场需求推动土陶产品多样化和转型升级,将华泥打造成以手工土陶制品、土陶体验、乡村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地,让游客到这里欣赏和体验“泥与火的艺术”,感受古老的土陶文化。
临走陶师傅高兴的对我们说:“我现在已经把制陶这门手艺传授给女儿,我女儿很喜欢玩泥,捏的小陶件很有意思,这可能是长期的耳濡目染,希望他们能把这门制陶手艺传承下去”。
土陶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华泥土陶发展面对的困境宝云街道正不断破解,华泥土陶在新时代正不断传承着并迸发出新的活力光彩。
通讯员:刘树芳、王良忠、万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