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1日,宣威市羊场镇兔场村委会一组胡家村村民自发组织向昆明理工大学和驻兔场村工作队送来了绣有“助乡村振兴发展办民生微实事”的大红色锦旗和一封村民们联名的感谢信,以此表达对昆明理工大学和驻兔场村工作队的感激之情。
昆明理工大学驻兔场村工作队在今年2月初得知胡家村村民自发捐款修建山坡路的情况后,急群众之所急,慷慨解囊积极捐款3000元,较好地确保了修路工程如期完工,帮助附近村民从此告别了上山务农人扛马驮的历史。
自2016年以来,昆明理工大学每年选派优秀骨干力量投身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兔场村工作每年保持2名以上在编教职工常驻兔场村,队员们带着深厚感情和高度责任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自己的“辛苦指数”赢得村民的“幸福指数”,奋力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不断担当新使命、作出新贡献、取得新突破。无数个日日夜夜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落实上级政策,沉下心来,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心声,用心用情扶贫救困;用力用智办实事做好事,舍小家为大家,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留下了风雨兼程的足迹,书写了感人肺腑的故事,赢得了群众真诚的赞许。
特别是近两年来,学校驻兔场村工作队员常怀为民之心,把真情融入群众的情怀中,积极解决广大群众的各种“急难悉盼”,积极联系推进“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协调昆明理工大学机关党委等11个基层党委(直支),为全村购买安装了145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夜间出行路;积极联系中国狮子联会云南代表处为兔场完小捐赠课桌椅70套、304不锈钢学生餐盘600套、学生文具用品450套、故事播放机、消毒柜、电脑、电视等共计36750元的物资,有效改善了学校教育环境;常思富民之策,把满意写进群众的口碑里;积极联系安排致富带头人前往弥勒市的田间地头,实地学习了解大棚辣椒和番茄种植中的土壤改良、微生物种植和嫁接种植等技术,此举不仅解决了基地植物连作重茬的问题,更实现了一年两茬的增产增收;因地制宜,积极联系曲靖市农业公司,采取“合同式”订单的方式,大力发展辣椒产业,较好地帮助广大群众致富增收。常兴利民之举,把实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工作队员头顶烈日,先后两次购买材料,自己动手为兔场村卫生所10余个漏雨(水)点进行维修,保障了群众有良好的就医就诊环境;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为大竹林自然村更换老旧水管800余米,为小干洞自然村更换损坏的深水泵1台,切实解决了当地群众的饮水问题;宣威疫情暴发期间,同村委会和村民们并肩作战,冲在一线为全村人员开展核酸检测,连夜排查所有人员信息,劝返高风险地区入村人员,转运防疫物资,做好后勤补给,逐户逐人发放口罩,转发消息、科普疫情防范知识,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一面锦旗见证浓浓帮扶情,一封书信表达深深感激心。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昆明理工大学驻村工作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把村民的感激化为更大的动力,在昆明理工大学乡村振兴和驻村帮扶工作新起点上,精准务实、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作者:昆明理工大学驻村工作队 严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