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田园变乐园 乡村幸福来——罗平“云上花乡”乡村振兴示范园实践记
  • 发布日期:2023-03-29
  • 来源:曲靖日报
  • 阅读量:1006

曲靖日报记者李琳娥杨书娟通讯员卢永

花海中的“云上花乡”。侯映摄

3月,罗平春光无限。

倾情盛放的百万亩油菜花带来的视觉盛宴名不虚传。离罗平县城还有十几公里,路两旁的油菜花便不由分说灌进眼里,而在金鸡峰丛一带,目之所及的金黄菜花和峰林交相辉映,怎一个奇美了得。在离此处14公里的地方,罗平县板桥镇云上村、维古村、小龙潭村躲在“深闺”被人识,“云上花乡”乡村振兴示范园在此安家落户,使得曾经名不见经传的3个小乡村名声大噪——

牛舍变“网红民宿”、石头空房变“乡愁集市”、大学生变“乡村CEO”、返乡农民变咖啡师、农民可以分红……3月19日,云南省乡村旅游现场推进会在罗平县“云上花乡”乡村振兴示范园召开之时,来自全省的考察人员不时发出阵阵惊叹:“乡村振兴原来可以这样做!”

示范园被纳入17个省级田园综合体创建试点之一,探索建立的“资源盘活型”利益联结实践事例,作为全省15个优秀事例之一在全省推广。

示范园自2022年1月试营业以来,吸引游客14多万人次,旅游团队230余个,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园区内户均增收3800余元。

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挖掘特色资源,坚持农民的村庄农民建设、农民管理、农民经营、农民享受……在几天的采访中,记者在示范园看到,农旅融合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农民成为乡村振兴最大受益者的愿景正变为现实,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正徐徐铺展。

业态开发

让闲置资源活起来

清晨,鸟鸣阵阵,炊烟袅袅,来自四川的游客赵云朋在云上村的农家小院醒来,打开窗户感受清凉的山风,一天的好心情就这样开始了。

“民宿小院开窗即景,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农家小院的慢生活让人舒心,打算在这里住上半个月。”在金黄色的油菜花畔,别致的民宿庭院里,赵云朋饶有兴致地说。

3月的罗平,百万亩油菜花尽情开放。有着“东方花园”之称的花海赵云朋早有耳闻,3月初,他和妻子相约两个朋友一起奔向罗平看花海。来到金鸡峰丛,油菜花和峰林的壮观景象让他们感叹不已,本打算下一站去多依河风景区游玩,无意中在百度上看见“云上花乡”是网红打卡地,离金鸡峰丛只有14公里,便动了来此的心思。

带着看一看热闹的心态来到云上村,便捷的交通、田园般的环境、可口的小吃、雅致幽静的住宿,让他们喜欢上了这里,没多犹豫就住了下来。“这么好的住宿条件一间房每晚才260元,大舞台随时举行丰富的活动,我们和当地人一起唱歌跳舞,累了可以来咖啡屋喝口咖啡,早晚还可以顺着彩色步道散步,欣赏着路两边的菜花、桃花,一直走到维古村、小龙潭村,来回五六公里路程,整天身心都很愉悦。”在这里生活了5天的他们感到这里的一切都令人赏心悦目,打算今年六七月份来此避暑。

而令他们赏心悦目的这一切均源自罗平“云上花乡”乡村振兴示范园实践的成果。

2021年以来,罗平县抢抓全省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的政策机遇,以百万亩油菜花海和金鸡峰丛景区为核心吸引,建设以“花间赏、云上住、维古养、龙潭忆”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示范园,辐射带动金鸡、品德、安勒3个行政村,势必闯出一条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如何打造一个“立得住、叫得响、可持续、能复制”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曲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市委领导亲自抓,多次实地调研,并派出工作组驻点指导;省驻京办鼎力相助,多方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给予支持;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团队精心指导。多方合力下,乡村振兴示范园打造大刀阔斧行动起来。

打造前,有两个现象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其一,罗平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每年都有一拨又一拨的外地摄影爱好者到这里拍摄,位于云上村旁的普鲁村以其奇、秀、险、灵的自然风光自然也吸引了众多的“拍客”。因沿途周边没有住宿,他们晚上不得不回罗平县城住,翌日一大早又从城里赶到摄影地,非常不方便。其二,2020年,板桥镇领导下村调研时听说3个重庆游客到维古村一农户家住了3天,每天给农户200元,走之前还在村里买了7000多元的腊肉。

“这两个现象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加之金鸡峰丛是罗平春赏油菜花的重要打卡地之一,每年来此观花海的海内外游客有几百万人,这里离云上村也近,且云上村、维古村、小龙潭村地处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接合部,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我们就在想,如何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在这里吃、喝、玩、乐、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板桥镇党委书记钱聪林谈了刚开始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园时的设想。

乡村振兴处处“开花”,如何才能真正让村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每个村因地制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村一品”。

云上村探索“资源盘活型”乡村旅游助推农民增收路径,以“研学旅居”为建设主题。盘活农村房屋、宅基地、荒山荒地、劳动力等闲置资源,建设共享菜园、共享舞台,打造集研学、观光、团建、采摘体验于一体的旅游新村。

维古村中医文化底蕴深厚,50多户人家有9户人家会中医正骨。如何让中医这一中华文化瑰宝重新焕发光彩助力乡村振兴?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后,一个以“康养理疗”为建设主题的思路逐渐变为现实,“药膳养生馆”“中医药展览馆”“老房子酒吧”“嵌入式民宿”“星空泡泡房”“农特产品无人售卖店”等业态逐一呈现。

小龙潭村因村口的一汪龙潭泉水而得名。村庄被群山环绕,村民们常常就地取材,用石头建造的房屋,整个村庄透露出古朴厚重的气息。依托古朴的石头房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资源,小龙潭村以“乡愁记忆”为建设主题,“乡愁集市”、农特产品展示中心等业态一一拉开。

自此,一个“花间赏、云上住、维古养、龙潭忆”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示范园向人们走来。

目前,园区改造老旧民房15座,建成劳动教育实践基地6000余平方米、青少年户外素质拓展基地2万余平方米、共享食堂600余平方米、共享舞台600余平方米、民宿2600平方米、水体景观400余平方米,实现闲置资产保值增值200余万元;流转园区内荒山荒地、林地500余亩,种植食药同源中药材20余亩、花卉450余亩,建成亲子乐园1个,“闲资源”变成“活资产”。

美化乡村

让游客唤醒乡愁

清晨,薄雾弥漫,大山深处的小龙潭村在阵阵叫卖声中苏醒。山间,油菜花竞相绽放,一幢幢别致的石头房映入眼帘。

走进小龙潭村,“片石墙”扑面而来,特有的“乡愁集市”上,60个摊位前人来人往。

“乡愁集市”一旁的展示厅里80多个农特产品有序陈列着,豆腐坊、灰粽坊、蛋糕坊里传统的食品弥漫着醇厚的香味,体验、买东西的游客络绎不绝。

谁能想到,如今拥有繁华景象之地曾经被村民形象地称为“被遗忘的村落”。

“小龙潭村最有乡土气息,‘片石墙’是小龙潭民居的一大特色,规划时最大限度保留了这一风貌,在此基础上把村中道路打通铺成石板路,对危房进行拆除、修葺。在这里打造‘乡愁集市’,不仅美化了村庄,也唤醒游客的乡愁记忆。”小龙潭村“乡村CEO”朱兴函介绍。

“非常舒服,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花海,这里的山货特产店、民俗技艺坊、整个村子古朴的风格都让我印象深刻……”漫步在“乡愁集市”上,来自阿根廷的威廉看到了中国乡村的另一面,由衷地感叹。

威廉的感叹声里饱含着对此地发展的赞叹。

按照李小云专家团队提出的“机制先行,运营前置”的理念,“农民为主体,机制作保障”成为“云上花乡”乡村振兴示范园壮大的法宝。

示范园坚持“农民的村庄农民建设”,规划时充分征求、尊重农民意见,坚持以“轻介入、微改造、精提升”的本土设计理念,杜绝动手术式的规划和建设,保存乡村景观格局。建设过程中以互动式参与、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村民、社会和政府形成建设合力。

“小龙潭村有51户237人,历史以来经济作物单一,靠天吃饭,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村内房屋破旧,环境卫生脏乱差。村民也想过上好日子,但却苦于没有思路、没有资金、没有途径。”曾经在小龙潭村当了20多年村主任的黄朝刚介绍,现在党委政府为村子发展指明了出路,在征求村民意见基础上,下大力气解决基础设施问题,村民也是一呼百应,大家都想奔着好日子去。

不仅小龙潭村如此,青瓦白墙、花台小景、闲适恬静的维古村镶嵌在喀斯特峰林深处。星空泡泡屋、民宿客栈、餐饮娱乐、康养保健,有56户212人的维古村也换了新颜,成了网红打卡地。有67户299人的云上村绿化美化空间3620平方米,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小庭院,实现了田园变花园、村庄变景点。

“记得刚来时,和当地村镇干部一起去农户家做思想工作,大家很抵触,和他们讲清楚各种政策后,赢得了理解和支持,农户积极参与到建设中。现在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旅学旅居、‘乡愁集市’等特色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2021年来到此地的省驻京办派驻板桥镇品德村第一书记李军是示范园发展变化的见证者。

目前,园区建成彩色步道1.8公里、铺设饮水管网3600米、雨污管网1200米,建成各类小花园50余个、村庄绿化10000余平方米。

激发动力

让农民就业不出村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农民的村庄农民经营,农民的村庄农民受益。”这是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的初衷。村庄美起来了,如何让农民成为最大受益者?

乡村管理运营需要专业化的组织和人才,示范园面向市场,创新推出“乡村CEO+经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合作社代管集体资产,组建公司负责管理园区,聘请懂农村、会经营、会管理的“乡村CEO”负责市场经营。

公司经营、合作社自主经营、农户自主经营、“合作社+农户合作经营”4种经营模式,推动园区各经营业态“百花齐放”。村民们也从中尝到了甜头。

云上村的“云上时光”咖啡屋非常惹人注意。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竟然有一个“高颜值”的咖啡屋,不得不让人另眼相看。

赵锡墅是这家咖啡屋的经营者,同时也是咖啡屋房子的业主。她以前在昆明打工,去年回到老家,是云上村首批返乡创业的村民,现在经营着咖啡屋和3间民宿,2月份民宿爆满,收入有3万多元。

咖啡屋采用“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政府投入60万元改造她家闲置了10年的老屋量化为集体资产,她家闲置的民房、宅基地量化为20万元作为农户资产,合作社提取营业额的6%后,所得利润再分成。如今,她的收入有3笔,第一笔是工资,每月有4000多元;第二笔是闲置房子与合作社合作经营每年获得利润6000多元;第三笔是合作社给村里合作社社员的人均分红,每人120元,她家7口人分到840元。

“一直期望在家里既可以挣钱又能陪伴家人,没想到这个愿望居然实现了,很满意现在这种经营模式,相信在政府‘红利’政策的激励下,日子会越来越好。”在赵锡墅看来,这是一个好产业。

借着家乡发展乡村旅游的东风,在昆明开了10多年中医馆的90后维古村村民李娇于2021年返乡开了家药膳养生馆,属于农户自主经营模式。养生馆精选本地中药材,推出黄精炖鸡、金银花炒蛋、油炸金丝皇菊、凉拌姜丝等特色农家菜,让游客在美食中感受别有一番滋味的中医味道。

“刚回家时很不适应,房前屋后都是土路,环境不好,交通不便,没想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政府邀请团队为想开农家乐与民宿的农户免费做设计,还补贴每个创业户1万元,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李娇感慨着村里的变化。如今,随着她们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她家的药膳馆生意也日趋红火,生意好时6张桌子都不够坐。

1月20日,罗平“云上花乡”乡村振兴示范园村级合作社喜迎首次分红。在分红现场,村民齐聚一堂喜提“过年红包”。刚从福建回来的王静波一家分到400元,这让他感到意外和惊喜。

在这个示范园里,想不到能在家门口就业或拿到分红的村民还有绿化保洁、商超等人员。

在“乡村CEO”的传帮带和示范引领下,示范园内已有26户农户开办了民宿、便利店、小吃店、烧烤店等,有18户农户正在筹建经营项目,还有63户农户有意愿创业。200余村民实现就地就业,每月人均增收2000元至5000元。

丰富业态

让人流量变“人留量”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重要途径、重要引擎。

曲靖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叶书荣表示,“云上花乡”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现在取得的成效难能可贵,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中心,进一步完善运营管理机制,提升园区内业态服务质量,让人流量变“人留量”,要更加丰富经营业态,吸引更多更广泛的游客,比如在园区内增加乡村夜游、沉浸式体验、特色美食等项目;政府还要以“陪伴式成长”方式,做实做细示范园后续运营管理指导,引导更多农户参与业态经营,确保更多农户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受益者;利用微信短视频、抖音等自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成立市场营销工作组外出推介示范园旅游产品,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做好游客的引流工作。

眼下,示范园周边以“乡村体验”为主题的普鲁村、以“乡村艺术”为主题的洗彩衣村和以“颜值打卡”为主题的品德村即将启动建设。“把示范园打造成全省乡村振兴的标杆,我们非常有信心。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丰富业态,让游客留下来,把‘门票经济’转化为消费经济,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对未来的发展,钱聪林信心十足。

这些天,朱兴函、李洪文、李鹏林3名“乡村CEO”又在业态开发、市场经营等方面下功夫,为3个月后的“避暑经济”做准备。

“云上花乡”乡村振兴示范园,势必会一路向前!

短评

打开全市乡村振兴新视界

张再东

正当三月春风渡。

罗平万亩油菜花海之中,“云上花乡”乡村振兴示范园成了亮眼的地标,“花间赏、云上住、维古养、龙潭忆”的游览体验吸引和留住了众多观光客,充分展现了作为省级田园综合体创建试点的魅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体现了党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使命担当。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一个个立足村情踔厉奋进大胆创新的示范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云上花乡”乡村振兴示范园也应势而生,它所探索建立的“资源盘活型”利益联结实践,正切切实实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最大受益者,已经作为全省15个优秀事例之一在全省推广,可谓名符其实。

这个示范点的实践,依托全省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的政策支撑,得自市委、市政府领导实地调研并派出工作组驻点指导的强力支持,加上罗平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禀赋。各种优势叠加,使其从建设之日起,就深刻地打上了可资借鉴的标签。与知名大学教授团队协作,“机制先行,运营前置”的理念,“农民为主体,机制作保障”的法宝,“乡村CEO+经营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所有这些,的的确确给全市乡村振兴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界,原来冒着袅袅炊烟的村庄还可以这样来建!

万事开头难。“云上花乡”乡村振兴示范园可以说已经开了个好头,但从未来发展来看,仍需不懈努力和探索,仍需注入强大的动力,用时间把“示范”二字镀上永不褪色的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