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卡村属师宗县大同街道牛宿村委会,坐落于素有“天然大花园”“中国古老马樱花杜鹃自然群落”等美誉的菌子山风景区3公里处,国土面积7平方公里、海拔2300米、森林覆盖率82%,有彝汉杂居群众64户284人,其中彝族有42户187人,脱贫人口有25户106人。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宜卡村践行“两山”理论,充分挖掘生态旅游资源,弘扬优秀文化,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打造“养眼、养肺、养德、养志”美丽宜居乡村,催化宜卡美丽蝶变。
培育林海花园,建设“养眼宜卡”
大同街道充分挖掘该村的生态旅游资源,与菌子山风景区规划衔接、业态衔接、服务衔接,着力守好生态红线,护好辖区植被。在菌凤线两侧1000余亩土地上,按照“春赏花、夏观云、秋看叶、冬踏雪”的思路,以油菜花、万寿菊、重楼、樱桃、苗木等为重点,着力打造层次丰富、季相分明、赏心悦目的生态景观带。引导村民盘活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大力推进“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为主的乡村“四小园”建设,让村庄环境变得更加优美、更加宜居。
打造康养乐园,建设“养肺宜卡”
宜卡村以丰富多彩的森林生态景观、优质富氧的森林环境、沁人心脾的森林空气环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内涵浓郁的森林生态文化等为主要资源和依托,主打富氧、呼吸、睡眠、释压牌,盘活闲置土地山林资源,发展休闲森林康养新业态。采取群众参股合作社、合作社引入社会资本融资方式,建成赶山露营基地、全地形山地车绿道2.8公里、儿童农耕体验、霍比特小屋等项目;同时,对村里的5栋民房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建成民宿,建成后的民宿保留了老房子的外观,内部装修现代化、智能化。下一步,宜卡村还将启动儿童无动力绳网乐园、林下精品民宿等康养项目,让游客在纵览山水风光、畅游绿道美景、体验精品民宿、品尝农家美味中记住乡愁,在“田园牧歌”中洗涤疲惫。
弘扬优秀文化,建设“养德宜卡”
132年前,钦命提督云南全省举院翰林院编修为童生颜云龙之母王氏立匾“画荻垂型”,称颂王氏教子有方,“画荻垂型”的动人故事就在身边,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宜卡人。为讲好“画荻”故事,传承历史文化,大同街道充分挖掘传承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彝族文化,对颜氏旧宅进行恢复性改造,谋划建设民俗文化广场和宜卡村民俗文化馆,多角度、多层面展现宜卡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助推文化振兴。
强化利益联结,建设“养志宜卡”
在接续乡村振兴中,宜卡村干部群众把脱贫攻坚的韧劲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大胆探索创新。通过公司(企业)、党组织领导下的合作社、农家乐等辐射带动,建立和完善“三种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土地、空置房屋流转、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议等联结模式,增加群众收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其中,40户群众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式”模式发展重楼、苗木种植;38户群众通过“股金+租金+薪金”的“股份式”模式发展重楼、黄精、白芨等中药材种植以及露天营地、民宿等新业态;流转土地的26户群众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服务式”协议增加收入,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2万元,25户106名脱贫人口的收入全部达1万元以上,鼓起了全村64户284人的“钱袋子”。
下一步,宜卡村将进一步盘活生态资源,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条,科学挖掘生态、文化等特色资源,持续为群众增收致富注入新动能,昂首走上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道路。
(来源:师宗县县乡村振兴局 )